青島日報/青島觀/青報網訊?在剛剛落幕的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,青島大學的“海藻纖維產業化成套技術及裝備”項目獲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。這項技術是我市在新材料領域獲得的重大突破,也是豐富海洋資源對這一方百姓的珍貴饋贈。
海藻纖維內衣
海藻纖維被業界稱之為“第三種纖維”。傳統的紡織纖維主要有兩大來源,一是在石油化工基礎上的合成纖維,二是天然纖維(棉、麻、毛、絲等)和陸地生物基再生纖維(主要以木材和竹子為原料)。而青島大學的項目向海洋要資源,開發了纖維的第三來源,可在緩解土地與石油緊缺矛盾的同時,憑借海洋生物基纖維有不同于傳統纖維的優異性能,對傳統紡織業的升級帶來革命性的影響。
據了解,海藻纖維制備技術開發幾十年來,國際上多家專業廠商的產品因強度低、產能低、未能解決在鹽溶液和堿性洗滌劑中的溶解和降解現象,只能進行醫用敷料生產,未能在服裝紡織品領域實現規?;a。而青島大學經過十多年的不斷研發攻關,攻克了海藻纖維工業化生產的系列關鍵技術難題,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紡織服裝用海藻纖維的自動化規?;a。
海藻纖維第一完成人夏延致
據青大海洋纖維新材料研究院院長、項目完成人夏延致介紹,他的研發團隊自主設計研制了海藻纖維和專用原料成套技術及裝備,生產線不同工段生產效率比原有小規模生產工藝提高了5-20倍,生產的纖維強度提高了50%以上。開發的耐鹽水、耐洗滌劑海藻纖維連續浸泡24小時不產生溶脹、溶解現象,可常規洗滌。依托這些專利技術,已建成了國際首條800噸/年海藻纖維自動化柔性生產線,推廣建設了多條100噸級普通海藻纖維生產線,開發出紡織服裝用、醫用、衛生護理用三大系列海藻纖維共20多個產品。目前正在建設年產能5000噸的新型海藻纖維生產線,可生產紡織服裝用、醫用、衛生護理用三大系列海藻纖維。